网站地图

物业真的有权利卖东西吗?

2025-05-13 09:49 阅读数 1493 #卖东西

在日常的小区生活中,不少业主会有这样的疑惑:物业有什么权利卖东西?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法律法规层面来看,物业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依据物业服务合同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赋予物业直接售卖商品的权利,物业服务企业的核心业务聚焦于保障小区的正常运转和为业主提供服务,而不是开展商业售卖活动。

物业真的有权利卖东西吗?

在实际情况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使得物业看似在“卖东西”,为了方便业主生活,物业可能会代收一些团购商品,像水果、日用品等,这种代收行为,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物业在卖东西,而是起到一个中间协调和代收的作用,物业会与供应商合作,组织业主进行团购,然后将商品集中接收并通知业主领取,这一过程中,物业并没有参与商品的定价、生产等销售环节,只是为业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业主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

有些小区的物业可能会销售一些与小区管理相关的物品,比如门禁卡、停车卡等,这其实是基于物业管理的需要,这些物品是为了实现小区的安全管理和有序运行,业主购买这些物品,也是为了能够正常使用小区的相关设施和服务,其性质与普通的商品销售有着本质区别。

如果物业未经业主同意,擅自开展大规模的商品销售活动,将小区公共区域作为销售场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侵犯了业主的权益,因为小区的公共区域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物业没有权利随意用于商业经营,这种情况下,业主有权要求物业停止相关行为,并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物业本身并没有普遍的权利进行商品售卖,但在合理范围内,为了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或者基于物业管理的必要,物业可以开展一些有限的、与服务相关的商品交易活动,不过,这一切都应该在合法合规以及尊重业主意愿的基础上进行。

评论列表
  •   梦绕古梁州  发布于 2025-05-13 21:45:43
    物业作为管理方,其权限应严格限定在维护公共区域秩序与安全上,未经业主同意擅自售卖物品是越权行为。
  •   舊事別提  发布于 2025-05-15 02:59:59
    物业作为管理服务方,其核心职责是维护公共区域秩序与设施安全,若未经业主大会或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擅自售卖物品牟利、侵犯居民权益的行为则属越界之举!这不仅违背了物业服务初衷和契约精神,公转私的嫌疑更是令人不齿;长此以往将严重损害社区和谐及自身信誉度。权力边界意识,请务必牢记于心并付诸行动中——否则必将自食恶果而难逃公众谴责和社会监督视线之内!
  •   带个奶罩多点防  发布于 2025-05-15 18:48:48
    物业作为管理服务方,其权限主要在于维护小区秩序、环境及设施的保养等,卖东西”的权利问题需分情况讨论:若在公共区域或未经业主大会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售货盈利是违规行为;但如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而设立的小型便利店并经合法程序批准则可视为合理经营范畴内的一部分职责延伸与增值服务的体现方式之一(具体还需依据当地物业管理法规)。
  •   窗外依然是雨  发布于 2025-05-16 02:55:34
    当然,物业公司在其管理范围内有权进行一些商业活动或销售行为,在小区内设立便利店、售卖生活用品等都是常见的做法(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但这种权利的行使必须以不侵犯业主权益为前提🚫️❌ 并且需遵循透明公正的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征询并尊重业委会和广大居民的意见与需求!
  •   澄成诚程  发布于 2025-06-16 16:04:05
    物业作为管理方,其权限应严格限定在维护公共设施与服务上,擅自售卖物品超越了授权范围,越界经营,实属不当之举。
  •   风萧萧  发布于 2025-07-03 05:05:32
    物业作为管理方,在符合法律法规及业主公约的前提下有权进行特定商品的售卖活动。
  •   曾几何  发布于 2025-07-31 22:58:49
    物业公司在法律上通常被赋予了管理、维护和运营小区公共区域及设施的权力,但这并不等同于他们可以随意在未经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出售商品或服务,虽然物业公司可能提供一些便利性服务的销售点(如小卖部),但这些行为应严格限制在其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而设立的服务范围内且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与合同约定进行操作并保障透明公正的原则以避免侵犯业主的合法权益因此总结来说:**物业管理公司有权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经营小型零售业务但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确保不损害到全体住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