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有权利设卡收费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小区物业在出入口设卡,对进出车辆或者其他事项进行收费,物业真的有权利设卡收费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法律层面来看,物业设卡收费的权利并非是无条件拥有的,要依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物业服务合同是业主和物业之间的“法律”,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了物业可以针对特定事项设卡收费,并且收费的标准、方式等都有详细说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物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设卡收费是具有一定合法性的,合同中约定了对小区内临时停车进行收费,用于维护停车场的设施和管理,那么物业就可以在符合合同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如果物业服务合同中并没有相关的收费约定,物业擅自设卡收费,那就是不合法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业主对小区的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和使用的权利,物业只是受业主委托对小区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机构,没有经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同意,不能随意对共有部分的使用进行收费,物业在小区公共道路上设卡对业主车辆进出收费,而这并没有在合同中体现,也没有经过业主的同意,这就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即使物业有合同依据设卡收费,也需要遵循相关的价格管理规定,物价部门对一些涉及公共服务的收费有一定的指导和监管,物业不能随意提高收费标准,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明码标价,接受业主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如果物业不遵守价格规定,乱收费,业主有权向物价部门进行投诉。
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对于一些老旧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物业设卡收费的决策过程可能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民主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物业更应该充分征求业主的意见,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确定是否设卡收费以及收费的标准。
物业是否有权利设卡收费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是否有合同依据、是否经过合法的程序以及是否遵守价格管理规定等,业主在面对物业设卡收费时,要了解自己的权利,查看合同约定,对不合理的收费行为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物业也应该在法律和合同的框架内进行管理和服务,以实现小区的和谐、有序发展。
若此举能确保公共设施完好无损且透明合理时方显其公正无私之姿, 但当这成为单方面利益攫取的工具而缺乏公众共识之时则难免有'越权揽财’ 之嫌了。”